近年来,回民区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以创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绘就了党的民族政策的美好蓝图,形成了全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回民区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做实做细民族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干部队伍,切实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意识形态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委议程,明确民族团结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定期安排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加强民族团结,不断推动民族团结向纵深发展。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民族团结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大党委”共享共建机制为依托,从组织领导、安排部署、考核管理等方面不断加以研究完善,并采取相应工作举措,聚焦主责主业、明确主体责任,认真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接待群众化解疑难问题、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工作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搭建网格化治理体系,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分析研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促进民族团结工作顺利开展。
产业富民,提高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回民区按照“一主多元”融合发展模式,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中,在全面总结民族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尤其是在发展民族特色经济上,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和区位、交通、资源优势,积极扶持生产经营如蒙古族礼品服饰、清真食品等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奖励、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为民族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发展和壮大了民族企业。目前,伊利乳业、民族集团、蒙亮民贸等民族企业已在同行业中大放异彩,全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发展日新月异,形成了集金融保险、文化休闲、旅游购物、餐饮住宿、商务办公于一体的区域性消费中心,走出具有回民区特色的产业富民新路径。
团结一心,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回民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当作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创建的形式活起来、路径举措丰富起来,坚持常抓不懈,共创联动,在“贵在普及”上持续发力。狠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六进”工作的同时,增加了进边防、进家庭、进景区、进协会等内容,使创建活动更接地气、更有成效,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创建的良好格局。创新推行“五类宣讲团”宣讲方式,即:北疆先锋模范宣讲团、牧区实用技术宣讲团、驻村扶贫干部宣讲团、乌兰牧骑文化宣讲团、军地爱民固边宣讲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民族团结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让“草原儿女心向党”深深浸润于各族干部群众血脉之中,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既有典型引路,又推动创建工作向基层、向纵深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家园共建、产业共促、文化共荣、成果共享。
内容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