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
3月20日,2025呼和浩特投融资大会隆重举行。这场大会通过搭建资本与产业交流合作平台,诚邀国内投融资领域的“主力军”“排头兵”走进呼和浩特、了解呼和浩特、感受呼和浩特,安排专项调研加强对接合作,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投资呼和浩特、深耕呼和浩特、融入呼和浩特,共同壮大首府产业力量,共享这座城市的发展红利。此次大会充分彰显我市以投融资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传递出我市持续引入金融活水灌溉产业沃土的鲜明信号。
引入投融资机构,深化首府产融结合。金融资本是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金融行业要做好“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对呼和浩特而言,紧抓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把握“研究设立和林格尔建设国家级金融数据产业园”机遇。围绕打造区域绿色金融中心,引入更多投融资机构,深化产融结合,可以帮助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增强生产能力、放大市场空间,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同时也可以帮助地方引导更多资源进入新领域新赛道,有利于实体经济蓄积新动能,实现“金融赋能产业,产业驱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呼和浩特是金融产业发展的一方沃土。呼和浩特是一座多重战略叠加的“机遇之城”,是一座发展势头强劲的“潜力之城”,是一座数字金融跃动的“活力之城”。尤其是对于面对新质生产力亟待破局的投融资企业来说,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呼和浩特以其自身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和面对金融行业的积极态度,都会为金融企业带来全新机遇。近几年,呼和浩特在产业布局上聚焦“六大产业集群”,乳制品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半导体材料产能领跑全国;在区域协调上打造“东数西算”示范工程,数据中心规模达44个,绿色算力指数居全国首位。这种“顶层设计+市场导向”的融合模式,使得政策红利真正落地为产业优势,这都为资本提供了“长坡厚雪”的投资场景。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金融和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缺少强健的实体经济支撑,金融的繁荣只会是“虚胖”。在今天投融资大会上发布了“2025呼和浩特金翎榜20”榜单及“2025呼和浩特天骏榜20”榜单,就是将助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金融企业与深耕首府“六大产业集群”的实体企业“合体变身”。如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绿色金融、数字金融要乘势而上抢占先机,这次投融资大会是呼和浩特产融结合的关键一环。越是关键时期,我们越要强化“产业兴则首府兴,产业强则首府强”的意识,政银企同心,以“金融活水”激荡首府产业发展动能;越是关键时期,我们越要强化“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的意识,政银企同向,以“金融活水”激活首府产业破局引擎;越是关键时期,我们越要强化“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的意识,政银企同行,以“金融活水”润泽首府产业发展沃土。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呼和浩特这座草原都市不仅依托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天时”,更以实体经济筑基的“地利”、数字金融赋能的“人和”,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找准定位,让资本与产业在更广阔的平台共舞!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