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左旗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主线,在培训学习、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建设等各方面注重各民族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坚持各领域政策理论学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土左旗积极落实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社会宣传教育体系,推动各领域教育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入党校主体班教学课程,课时占比达到34%。全旗各单位党委(党组) 理论学习中心组共计安排专题学习研讨100余场次,专题党课600余次,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交流2000余场次。成立旗乡村三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334个,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小分队6支,开展分领域、分行业示范宣讲25场次,开展民族团结故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等500余场次,覆盖6.5万余人次。建立土左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专家智库,聘请13名专家教授,进行理论研究,形成研究成果4个。在旗级媒体及上级媒体平台刊发或转载相关稿件1600条,构建全方位宣传网络,营造了全旗上下人人参与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是坚持各产业发展保护并重,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土左旗提供政策支持和健全的组织保障,为各民族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与合作,确保各项发展举措的顺利实施。“五彩土默特”区域公用品牌22款优质绿色农产品,入驻国家绿色食品博览会、广州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伊利实业集团获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先进集体”。成功举办哈素海冬捕冰雪节、迷你马拉松、博克争霸赛等大型文体赛事活动32场次。全年接待游客202.5万人次。伊利乳文化博物馆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获评国家文旅部“工业旅游创新之星”;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区获评自治区“十佳研学旅游精品线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获评自治区“第三批研学旅游基地”。
三是坚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民族团结互嵌社区。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建设,促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7场,提供就业岗位10462个,城镇新增就业553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6万人。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个,升级改造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个。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5亿元。组建北师大三附中与旗第二中学、北京市第五幼儿园与乌兰夫幼儿园跨省区教育集团2个,内师大附中与旗第一中学、内蒙古大学附属小学与旗回族小学等市域教育集团6个。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个,设立总医院1家、分院19家,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体系。
供稿:土左旗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