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广泛凝聚区内外力量,持续在“融、联、实”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内涵和外延,以“联创共建”为抓手,全力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多方联创、互促共赢”的联创共建工作格局。截至目前,市级层面完成与6个区内外地区联创共建,旗县区层面完成与12个区内外地区、4所院校、5家企业联创共建,开展共建活动50余场次,更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合力。
基地共建,打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
充分挖掘用好驻呼高校、研究机构和展陈场馆等单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资源禀赋,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成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在市委党校建立内蒙古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呼和浩特市实践基地;命名市委党校、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玉泉区、土左旗分别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工作站,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打好理论基础;命名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展览馆等17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推动17家文博展馆签订联盟协议,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
资源共享,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纵向共建,全面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市教育局、团市委联合内蒙古科技馆、呼和浩特昭君博物院等场馆,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教育、科学体验观摩、“同上一堂科学课”等特色鲜明的实践活动,让各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领悟中华文化,全面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横向共建,与区内外先进地区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互学互鉴、资源互补等活动,进一步推动“三项计划”落实落细。玉泉区就弘扬昭君文化、讲好昭君故事与“昭君故里”——湖北兴山县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城区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回民区与江苏省启东市、赛罕区与广西宾阳县、土左旗与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和林县与大同云冈区、清水河县与山东单县、武川县与湖南邵阳市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自治区单位开展联创共建活动:自治区、市两级统战部在大青山红色文化公园,联合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活动;自治区民委和市委统战部、市民委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呼和浩特市委统战部、新城区委统战部在新城区迎新路街道团结小区社区开展了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度新春佳节”为主题的三级统战部门新春走基层活动;呼和浩特市委统战部与市直机关工委、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联合举办“弘扬‘五四’精神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文艺汇演;市委统战部第九党支部与新城区东河区域服务中心党委和贝壳找房呼和浩特分公司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和“促进民族团结 弘扬传统文化”主题党日活动;市委统战部第四党支部、市新联会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赴内蒙古展览馆参观“亮丽内蒙古 奋进新征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展。
合作共赢,助力首府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现代化
在市级层面,与杭州签订统一战线协作框架协议,搭建“共同富裕示范区”和“模范自治区”两个省会城市沟通交流平台;与克拉玛依市签订《关于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合作意向书》;与湛江市签订《关于两地跨省区联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各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协议书》;与宜昌市签订《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合作协议书》;与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签订《各民族青少年跨区域融情交流框架协议》,打造跨区域青少年手拉手民族团结同心营等品牌活动,促进各民族青少年跨区域交往交流交融,实现了“合作共赢”新突破。清水河县在招商引资、产业引导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等领域分别与山东省成武县、山东省单县签署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京蒙协作机制,深化京蒙全方位多领域合作,争取京蒙援助资金4312.8万元,协调门头沟区与武川县学校、医院签约22个结对帮扶项目,启动“乡村振兴优品计划”京蒙消费帮扶系列活动,协助10个联农带农企业申报“三品一标”,带动各族群众稳定增收。
供稿:呼和浩特市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工作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