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合评价是引领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重大机制创新。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引领和促进“两个健康”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必须在理论上、制度上、机制上不断实现超越。整体谋划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全方位引领非公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全面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把握工作规律,不断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非公经济;两个健康;综合评价;引领机制;考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对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引领,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一个健康”(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初发展为“两个健康”(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非公经济领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方面。[1] 如何实现对这“两个健康”的成功引领,建立健全长效引领机制是重要的制度保证。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① 经过浙江等地试点探索进而在全国推广,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出制度创新的持久活力和创造力。以综合评价为载体全面创新对“两个健康”的引领机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内容。
一、综合评价与“两个健康”的内在联系
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也面临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考验,肩负着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实现企业转型升级攻坚重任。着眼“两个一百年”,党和国家对非公企业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期望和要求也更高,希望非公企业中多出现代化跨国公司,希望非公经济人士“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中谱写人生事业的华彩篇章”。[2]
党的十八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工作,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主题。“两个健康”不仅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3] 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引领非公经济领域“两个健康”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完整缜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主要涵盖“六个一”:凸显一条主线——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以贯之、不断深化完善的;抓住一个关键:解决制约和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突出一个主题——深刻阐明了“两个健康”的内在联系;着眼一个目标——引导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明确一个关系——致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个载体——不断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评价体系。[4]打造一个载体,就是要通过开展综合评价为“两个健康”的引领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第四十一条规定:“推荐为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以及在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社会组织中任职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当经综合评价,并征求企业党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构和地方工会组织的意见。”习近平多次强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做好综合评价,一个入口,一套标准,凡进必评,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出来。[2] “组织部门、统战部门要负好责任,不能有人打个招呼、批个条子,就不加甄别放行,出了问题要倒查责任”。[3] 由此可见,综合评价是引领“两个健康”的制度保证,不仅十分必要而且至关紧要。
(一)有利于形成对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的正确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前二十年总体上发展方式粗放,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低水平产能比较集中,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偏大,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数量明显偏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偏弱。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能不能在新世纪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一些地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影响。实现转型升级的主体是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家,转型升级中蕴含着自觉性、创造力,要把能否实现企业转型升级作为衡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代表性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准。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首要是正确导向和长效机制,引导企业家用科学发展观提升自我素质,自觉调结构、转方式、上水平,推进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非公经济人士,与过去任何一个时期的商人最大不同在于,这一新的社会阶层是在党的政策指引下富起来的,绝大数人对党怀有感激之情,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经济人士创造了财富,上缴了税收,赚得了外汇,提供了就业岗位,许多人还积极投身各种公益事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应该得到党和政府的肯定,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目前我国非公人士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由于非公经济人士队伍的不断壮大,其构成越来越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曾几何时,少数人致富后置党的政策号召于不顾,置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于不顾,甚至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几乎每年都有富豪落马,涉及虚假出资、合同诈骗、金融问题、非法占用农用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贿等违法行为,甚至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活动。这些人中,有全国人大代表,有全国政协委员,有市县政协副主席或常委,有工商联副会长或民主党派成员,有的还得过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由此可见,在选拔、推荐和安排代表人士时,必须深入、真实、全面和动态地掌握情况,建立一个经常性、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分析和掌握非公经济人士的情况,发现人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涉及的领域和接触面相对都是较广的,进行综合评价是唯一科学的衡量方法,可以避免部门各自为战出现的“盲人摸象”的碎片化现象,对非公经济人士更加全面、科学和客观、公正,有利于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形成正确导向。
通过综合评价,可以引导“富二代”向“创二代”转型。近几年来,关于“富二代如何向创二代转化”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据浙商研究会调查,目前浙江全省超过八成的家族企业面临接班问题。受身心状况、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市场把握能力、家庭内部压力、社会舆论等因素限制,二代不想接班、接不了班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应对“交接班”危机、将企业的“生死坎”变成机遇期、如何在完成“交接班”过程中实现转型升级,不仅是摆在“一代”和“二代”面前的紧迫问题,也是各级部门应该高度关注的新课题。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纳入党管人才的总体格局,尤其要重点关注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把他们纳入综合评价对象,形成二代民营企业家培训长效机制。
(三)有利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习近平指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二字。“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要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要光明正大搞经营,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2] 对此,各地大多以正负清单来落实。实际上,负面清单是法律底线,即使不列出也是不能触犯的;正面清单是道德高线,只能倡导不能强迫,更多的要靠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文化氛围的形成。浙商总会会长、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先后提出“四不”(不行贿、不欠薪、不逃税、不侵权)和“三后”(帮后富,育后人,蓄后劲)的倡议,前者属于底线,后者属于高线。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主要矛盾转换后,马云表示,企业和企业家应当在解决这一关键制约因素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生力军。这既是企业和企业家的基本责任,也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机遇。马云说:“我理解的平衡发展不是为了求大锅饭式的平衡,而是要激励和倡导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企业家走共同富裕之路。”[5] 综合评价的开展,正是从评价机制上着手引领企业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企业家精神,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就业渠道,改善劳资关系,带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与此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政出多门,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减轻企业负担,从而起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作用。事实表明,通过综合评价形成对非公经济人士工作的有效合力,可以提升党和政府对非公经济人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综合评价的理念方法与成效评估
(一)综合评价的探索创新
对非公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局部试点阶段。2005年6月,中央统战部牵头,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国家环保总局、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参与,在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六省(市)和银川、温州二市开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试点工作。二是全面试行阶段。2006年3月底中央统战部在浙江召开总结会议,随后正式发文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试行综合评价。三是深入推动阶段。抓住2007年工商联换届契机,确立“凡进必评”的原则,把综合评价作为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和主要依据。同时推广了浙江研发的综合评价管理信息系统。2010年,中央统战部等单位又发文对综合评价体系作了进一步完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创新,综合评价形成比较成熟科学的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四是全面升级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指标体系、工作机制、软件设计等方面都作了探索创新。扩大评价范围由工商联执常委扩大到人大、政协人事安排,明确规定人大代表候选人、政协委员必须经过综合评价,真正实现了评价对象的全覆盖。突出评价结果运用,强调综合评价结果为A级的优先作为组织考察人选,B级的可作为组织考察人选,C级的不宜作为组织考察人选,强化了综合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强化指标体系的操作性,评价内容与各部门工作职能相结合,与政府依法行政相适应,与现有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相衔接。工作更具权威性,凡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人选都必须经过综合评价,未经综合评价或综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不能列入考察人选范围,实现了综合评价的“真评实用”。[6] 目前,全国已完成综合评价的有16.7万人,综合评价结果不合格的占22.1%,约5.3万人被取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常委提名人选资格。[7]
(二)综合评价的理念方法
解剖浙江省试点和运行情况,我们对综合评价的理念、方法、程序的基本框架,就会清晰起来。一是设计理念。按照中央统战部“全面准确、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原则,浙江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思路,并树立了“把导向告诉代表人土把审核放在协评单位,把方便留给评价对象,把麻烦交给电脑软件”的评价模型设计理念。② 二是评价方法。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评价上,浙江省里主要采用他评、自评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办法。温州市则采取了以得分为基础,既可以组合进行综合评判、又能够进行分级分类评价的“三级评价法”。③ 三是评价程序。省、市、县三级采取了严格规范的程序,自上而下确定评价对象、自下而上采集信息,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评价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相关人士的代表性。四是评价工具。为了提高综合评价工作的效率,使评价工作更科学、更严谨,开发了综合评价软件开发系统,综合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查询检索、比较分析、指标调整和数据变更提供了方便,为综合评价的立体式和滚动式开展提供了平台。五是重要环节。针对浙江非公企业行业众多、规模不一,非公经济人士量大面广、素质不同的特点,制订了精细的评价指标,并突出共性,多角度多层次,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了全方位考量。按照全面准确、科学可行、公正规范的原则,确定了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土成长特点,上下联动、标准统一的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信息资料库,而且建立起动态的信息系统和评价系统。
(三)综合评价的成效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举荐、表彰、安排建立的这种机制,在整个社会、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一是为促进“两个健康”树立了鲜明导向。综合评价指标设置的依据是“两个健康”的目标要素,有4个方面18项指标,比较全面涵盖了代表人士政治思想、道德素养、社会责任和创业能力的主要要素,而且是经过十八个部门把关、层层筛选产生。综合评价的过程也是开展对非公经济人士思想引领的过程。如:龙游县在开展综合评价工作中注重“四个结合”,即与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相结合,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诚信守法教育相结合,与引导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再如:江山市把综合评价与广泛宣传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对A级的评价对象进行会议表彰、通报表扬和授牌;分别在《今日江山》和江山电视台开设“综合评价A级人士风采暨社会责任论坛”开展专题宣传;与“作风建设年”相结合开展“走百家企业”活动,及时反馈综合评价结果;把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市委、市政府指导经济工作和引导非公人士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依据。对非公经济人士存在的不足,通过开展约谈、走访跟踪等进行了引导教育,为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起到了典型引路的作用,为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了科学、鲜明的正确导向。
二是建立科学机制。对18项指标的权重作了科学的分析,有一票否决的,只要一标否决的指标等级在C及以下的,其他都是A也没有用。如环保指标,权重比较大,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保。各级把综合评价作为政治安排、荣誉安排、社会安排和实职安排前置程序,基本实现了各类安排的制度化、科学化。2007和2009年浙江省开展了第二、三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评选活动,全省共对1500名非公人士进行了综合评价,对104名候选人进行了省级综合评价,有10人综合评价在B级以下被取消候选人资格,各市也有多人被取消候选人资格。严格做到将综合评价作为非公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同时,一部分非公经济人士存在的问题也能通过评价体系及时反映并酌情反馈提醒,体现了评价模型有较强的预警作用。
三是为深化新时代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夯实基础。通过综合评价,各地普遍建立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信息库,并实行动态调整,有助于对非公经济人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了网络机制,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既形成大统战格局,又提升了政府职能部门的履职能力;既有利于各部门加强和改进对非公企业的监管、服务和引导,又为党委部门全面了解非公经济人士提供了科学依据;既有利于对非公经济人士作出正确的判断,又有利于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随着综合评价工作的逐步推开和深入开展,特别是经过2007年换届和第三届优秀建设者评选表彰,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日益显现,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综合评价工作运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项务实、管用、多赢的长效机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综合评价覆盖面还不够宽,目前实际评价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协委员和工商联的执常委拟任用人员;二是评价的科学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如综合评价软件的功能等;三是成员单位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个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综合评价工作的支持配合不够,认为填报信息会暴露企业的商业秘密;五是个别市县党委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三、全面创新非公经济人士引领机制
综合评价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引导工作的重大机制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思维和工作视野,从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和全面建设小社会的全局高度,深刻审视、全面谋划这项工作的发展方向努力在理论上、制度上、机制上不断实现超越。
(一)制度上要有所突破
面对快速发展的非公经济和不断壮大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非公经济领域统战工作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关键是要在综合评价工作制度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通过建立由各级党委牵头的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制度,拓展综合评价工作的支持面,把综合评价工作的主体由统战部提升到党委层面,由党委分管领导牵头,统战部来组织实施;通过扩展对象,拓展综合评价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综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服务其他工作的适应性;通过共享成果,拓展综合评价工作的应用面,使成果成为各相关部门对非公企业进行管理、评选、资质评定、年检等重要依据,并形成正确导向。在选拔、推荐和安排代表人士时,必须做到深入、真实、全面和动态地掌握情况,建立一个经常性、综合性、动态性的评价体系,来分析和掌握非公经济人士的情况。一方面,建立A等标准公示机制,明确A等标准作为安排和表彰的前提,把好的企业家公布于众,树立典型并加以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对那些参政议政热情低、履职尽责能力弱及丧失条件或资格的企业主,应通过一定的程序使其及时退出。这样就能起到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非公企业和企业家引导和管理的综合效应,达到事半功倍的实际效果。实践表明,只有建立起科学公正的评价、选拔和表彰机制,才能切实把那些政治素质优秀、社会责任强、社会形象好的人选拔出来,做到选拔一个带动一批,安排一个影响一片。
(二)机制上要有所创断
一是要在评价成果应用上实现机制创新。要进一步扩大评价结果运用的范围,除了作为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和荣誉安排的依据外,还应建立健全机制,作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如银行信用额度的参考、税务部门税收的减免等),作为非公企业优先获取科研成果和优先使用国家级实验室的依据,作为非公企业和企业家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发挥其对非公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的明确政治导向。只有这样,才能我们对非公企业和企业家的教育引导更加全面、更富成效,才能从机制上保证非公企业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联系、反馈、督促的机制。把评价成果反馈给非公企业,可以转化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教育和政治引导的载体和手段。④ 同时要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各职能部门,运用到对非公企业的各种考评工作中,从而实现综合评价成果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审时度势协助建立非公企业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助“问题企业”把脉生存和健康发展,加强资本运作的超前指导,实现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投资经营管理进行风险预警。
三是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工作协调机制。浙江省试点过程中,综合评价领导小组的18家单位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各有分工且职能不同。浙江省委统战部对自身的定位是:是牵头单位,但不是说了算的单位,“要把我们的权力搞得小小的,把民主搞得大大的,把透明度搞得亮亮的,把服务搞得好好的”。这就充分调动了参与单位的积极性。
(三)理论上要有所发展
综合评价工作的实践要取得更大的进展,说到底还是要在理论上有所提升、实现突破、取得进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综合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也应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调整,真正体现出与时俱进、客观公正、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以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当前要着重研究和破解四个问题:一是如何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本土化,使综合评价体系从理论到实践都实现较大的突破和提升;二是如何通过拓展综合评价客体的多元化(从单纯对企业主的评价拓展为对企业主、企业决策层和全体员工群体和代表人士的层次评价),引导非公企业打造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先进文化;三是如何通过增强综合评价客体的主体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四是如何通过激活综合评价客体的双向化,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致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总之,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并不是一时一事,切实推进这项系统性基础工程和重大制度创新,更好地发挥综合评价工作新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作用,还需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提炼。
四、科学谋划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着眼两个“一百年”,在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非公经济和非公经济人士要在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构建现化化经济体系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彰显价值。因此引领和促进“两个健康”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而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结合综合评价的实践探索,要重点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科学谋划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
(一)整体谋划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要做好整体谋划工作,超前规划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思路,全面优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整体布局,统筹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进程。一是加强调研,制定出台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规划的指导意见,把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纳入党管人才的总体格局。二是加快编制两级非公有制经济人才发展战略规划,明确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责任主体,推动非公有制人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非公有制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三是重点关注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和新生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培养,按照“梯次配备、重点培养、优进绌退、动态管理”的原则,将他们纳入后备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二)大力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
对非公经济领域“两个健康”引领工作的制度性安排,要有利于形成支持非公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导向。要鼓励各地与时俱进提炼具有特定企业家群体内涵的企业家精神。如:浙商精神(四千精神)、浙商新精神(新四千精神)、新浙商精神、新时代浙商精神。④ 要以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弘扬,激发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努力在自身素质提升上大有作为,引导支持他们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现代企业家标准努力践行。着眼两个“一百年”,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该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自觉实践者,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制造者和品牌的“代言人”。要多考虑“富了、企业办大了以后干什么”。在未来第二个“一百年”中,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要努力成为民营企业家中探路子的人、作表率的人、举旗帜的人。
(三)全方位引领非公经济人士做“五位一体”的建设者
在新时代,非公经济人士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9] 例如,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为例,参与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在县(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外,⑤ 还直接影响村级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⑥ 正确引非公经济人士积极的政治参与,确保其政治参与的合法化、规范化、有序化、不仅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觉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注重从前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从中研判非公经济人士这一社会群体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政治上自信、发展上自强、责任上自觉,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建设者。
(四)全面创新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关键是建立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科学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良好的服务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协助党委建立服务平台,并使之系统化、常态化。二是健全完善发现选拔机制,坚持党委领导推荐和社会推荐相结合、党委统战部推荐和基层推荐相结合的原则,规范选拔程序,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做好政治安排、社会安排和评优表彰工作。三是建立合理的培育引导机制,拓宽教育渠道、深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以传统文化、伦理道德等基础性培训为重点,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四是建立有效的使用激励机制,把荣誉安排作为体制延伸、工作资源覆盖的重要渠道和抓手,通过组织参与各类重要活动,挖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五是完善工作网络机制,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哪里就有统一战线工作组织形式(企业商会、党支部、党委统战部、统战工作站),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六是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通过从下向上,好中选优,逐级推荐评优表彰,以品牌化塑造的思路将“优秀建设者”打造成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最高荣誉称号,并积极争取赋予“优秀建设者”相应的待遇,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崇“优秀建设者”的良好氛围。
(五)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规律
一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本身的战略性研究,把握非公经济和非公企业发展规律,通过把握社会转型时期非公企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方法保持前瞻性、预见性。二是加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特色化研究,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所具有的区域性特质,从而掌握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生态培育和成长规律,使这项工作更具针对性。三是加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理论的系统研究,掌握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规律,从而增强工作的有效性。要形成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的科学理论架构,进一步指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卫敏 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
注释:
① 综合评价是在党委政府统一授权下,由统战部牵头,联合党政群有关部门,对非公经济人士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状况、个人修养及公众形象等四个方面,分解为18个评价要点,分别由主评单位和协评单位根据不同的指标项,按照A、B、C、D四级予以评定,作为对非公经济人士进行各类政治安排、社会安排和荣誉安排的前置程序,以引领非公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促进“两个健康”。
② “把导向告诉代表人士”;即在评价内容中,增加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批项目,并加大这类项目的权重;“把审核交给协评单位”:即对代表人士填报的每一项自报信息,都确定由相关的部门、单位或组织进行审核,而且协评单位的审核结果,优先于代表人士的自报信息;“把方便留给评价对象”;即在评价内容填写上,尽可能地让代表人士多做“选择题”,少做“填空题”,在内容审核上,都由试点办集中送相关协评单位审核盖章,少让代表人士“跑路”;“把麻交给电脑软件”;即把评分、评级等繁琐的评价过程全部交给电脑软件处理,以保证大规模、大范围的评价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按时完成、保证质量。
③ 第一级评价是指标评价,主要是根据每一个指标的得分情况,设置不同的级别,指标评价分为A,B、C、D、E、F等六个档次;第二级评价是项目评价,主要是根据第一级评价的结果和档次,对政治思想表现、参政议政倾向、生产经营实绩,企业发展潜力、诚信守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等六个二级项目,进行分类评价,项目评价分为A、B、C、D四个等级;第三级评价是综合评价,主要是根据第二级评价(“项目评价”)的结果、而不是“综合得分”的结果进行标准设置的,一共分为A、B、C、D、E五个级别。
④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2017年11月10日在全省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将“新时代浙商精神”提炼为: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兴业报国的担当精神,开放大气的合作精神,诚信守法的法治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参见:浙江日报2017-11-10(1)。
⑤ 在浙江省一些地方,某市人大代表中非公经济人士曾达26%,县市区政协中非公经济人士担任政协委员占到30%以上比较普遍,少数地方达40%以上。
⑥ 据2003年的调研,浙江全省行政村富人村官比例为30%;2017年提升到71%。参见:浙江富人治村占30% 官方报告揭秘富人村官竞选,http://news.sina.com.cn/c/2003-09-20/1927788332s. shtml;浙江“老板村官”越来越常见:能人有优势,精力廉政亦有隐忧,http://news.163.com/17/0511/19/CK68IENS000 187VE.html
参考文献
[1] “两个健康”提法的由来[EB/OL]. (2014-05-04)[2018-09-20]. http://tyzx.people.cn/n/2014/0504/c372202- 24972682.html
[2] 习近平. 毫不动摇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全国政协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3-09.
[3]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 人民日报,2015-05-20(1).
[4] 杨卫敏. 习近平关于非公经济领域“两个健康”思想研究[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1):4-16.
[5] 祝梅. 马云: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企业家是生力军[EB/OL].(2017-10-19)[2017-11-10].http://biz.zjol.com.cn/txzs/zsxw/201710/t20171019_5402761.shtml.
[6] 中央统战部五局.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J]. 中国统一战线,2016(8):40-42.
[7] 【微观·砥砺五年间】重要制度设计: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EB/OL]. (2017-09-12)[2018-09-20]. http://www.zytzb.gov.cn/tzb2010/tzxy/201709/10626892192a43ccb4f3c091c839f7e9.shtml
[8] 杨卫敏. 习近平发扬企业家精神探析[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2):52-60.
[9] 杨卫敏. 主力军还是同盟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双重属性辨析[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