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亘在祖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台湾海峡,最窄处仅为130多千米,最宽处也不过400余千米,而跨越这湾浅浅的海峡与彼岸的亲人相见,刘子香从7岁等到42岁,足足用了35年,这漫长的35年,承载的是海峡两岸从骨肉分离到互联互通的历史变迁,也折射出了两岸亲人始终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从祖国大陆拂过台湾海峡的时候,这割不断的乡愁便有了寄托。
如今75岁的刘子香是托克托县伍什家镇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唯一让她与同村人稍显不同的是,她的父母、兄妹曾经生活在遥远的台湾,这使得她有了一个特殊的身份——台属。
1942年,刘子香出生于山东省夏津县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父亲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母亲则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彼时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她的上面还有两位哥哥。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出于对新政权的恐惧,刘子香的父母带着二儿子和尚在腹中的妹妹,转道海南去往台湾,而刘子香和大哥则留在了老家,此后直到1984年再度相见,刘子香与父母失联将近35年。在这35年间,她与大哥在老家度过了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童年时期,18岁那年,兄妹二人辗转去往内蒙古乌海市的一个国营煤矿打工,并在那里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此后定居内蒙古。回忆往事,年过七旬的刘子香还是不免感慨,在那个年代,骨肉分离、消息全无,知道自己的父母亲人依然在世,却不知道到底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以为一别就再无相见之日。
事情出现转折是在1980年1月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推动两岸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之后两岸“三通”逐步实现,紧接着1980年1月,刘子香就收到了家乡四叔转寄来的父亲的书信,这是时隔31年后,刘子香第一次收到远方亲人的消息,自那以后,她一直与父母保持着两个月一次书信往来的通信频率。1984年,经过反复的书信沟通,刘子香一家三口终于在香港与母亲相见,到这一刻,她已经足足与母亲分别35个春秋。在香港与母亲相处的五天时间里,母女二人抓紧一切时间共话离别之情,以至于到分别之际,刘子香的嗓子已经嘶哑到说不出话来。
1986年,刘子香的父亲去世,按照与父亲生前的约定,1987年,刘子香带着大儿子夫妇再度赴港与母亲相见,这一次,她还见到了在台湾出生的妹妹。
1989年,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刘子香的母亲更是以81岁的高龄,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山东省,从远赴台湾到再度踏上回乡之路,这一别整整40年。1990年,82岁高龄的刘子香母亲再度回到大陆,来到内蒙古探望大女儿一家,并先后在呼和浩特、包头、北京等地亲身感受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刘子香四世同堂,生活安逸,就在去年,作为台属代表,她还当选为政协托克托县委员会委员。最近一次与妹妹通电话,她还不禁感叹党的政策好,日子过得真是舒心。而远在异乡的亲人们也对大陆充满了向往之情,刘子香的侄子几次专门回到大陆探亲旅行,外甥女更是长期工作生活在上海,大陆正以四射的魅力和温暖的怀抱吸引游子回家。
从1984年到1990年,从香港相见到内地相会,刘子香与母亲的4次团圆,是改革开放以后两岸逐步实现互联互通、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的一个缩影。
诗人余光中曾经感叹: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而现在,得益于改革开放,萦绕在几代人心头的乡愁,终于迎来了化 解的曙光。
作者:郝如媛,托克托县委统战部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