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内蒙古首家民营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园区,内蒙古金葫芦大数据产业有限公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一园区、三协会、五基地”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工作主题,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专业化、特色化、功能化、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形成独特的“一协会一园区”特色管理模式。
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筑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魂 园区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领导小组,建立长效机制,园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严格执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八个一”标准,派专人负责。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做好对各族职工的教育引导、关心爱护工作,努力营造民族团结浓厚氛围。 积极为企业发展搭台助力,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孵化器 创业园始终把为企业发展搭建良好平台作为首要职责,让企业在这个温暖“孵化器”中茁壮成长做大做强。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积极引导动员园区企业各族人士做好追赶超越、转型升级、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加强党建五大主题,立足企业进行建言献策,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经常性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谊活动,组织园区各民族职工进行交友联谊。截止目前共有入园企业107家,园区在孵企业61个,孵化成功毕业出园企业46个,达到规模以上企业2家,完成直投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1500万。“千企连千兵”项目签约企业1030家,扶持各族退役军人就业1359人,园区入驻企业解决各族退役军人就业331人,军属18名,带动其他群体就业907人。园区主办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论坛研讨会37余场,招聘会13场,心理疏导、职业规划辅导、财税法务援助活动等74余场,开展党团组织活动80场次,开展创业创新活动73场次,组织参观接待活动101场,公益活动56场,参与人数7100余人。 坚持红色文化引领,凝聚民族团结奋斗的思想根脉 园区以红色党建引领创新创业发展,设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走廊文化、墙面文化,大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园区每一个角落。 独创的党建品牌“红创军梦”,品牌标识一共由五个颜色组成:中国红意为用热情似火的态度去投入到党群建设、红色文化和自身工作中去;草原绿即体现了内蒙古地方特色又是军人群体的代表色;创业蓝象征着蓝天大海,更代表了茫茫蓝海中的创业者和奋斗者,也代表了积极向上的各族青年人和科技创新的企业家们;而收获黄是欢快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颜色,意为收获、包容与奉献,期待每一位努力的人都会劳有所得、满载而归;哈达白意为蓝天之下洁白的云朵,也与草原上最高礼遇的白色哈达相辅相成,寓有纯洁勇敢之意。五色融合象征着民族融合、民族团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标准,组织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努力营造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氛围,进一步抒发感恩党、感恩伟大祖国的激情。 深入开展双拥双创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心中 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园区双拥工作的重点。组织关爱抗战老兵、抗美援朝老兵,八一慰问、关爱留守儿童、抗疫捐赠等公益关爱活动共计56场,关爱慰问各族困难老兵65 人、慰问各族失学儿童43人、捐赠抗疫爱心物资共计40余万。2019年为红十字会捐赠100万元,对各民族退役军人及军属给予优先治疗。面对疫情,园区在呼和浩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带领下成立了抗疫“应急小分队”,共进基层15次,进社区70余次;实物捐款额近40万余元;在公众号发表抗疫心理疏导文章26篇。2022年开展关爱各族留守儿童等各类公益活动,走进乡村进行红色文化宣讲,积极弘扬双拥精神,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鼓励广大青年群众成为红色文化传承人。 扎实组织技能培训,为推进民族地区繁荣发展进行智力支撑 园区始终坚守“给最可爱的人一个最可靠的平台”的运营初心,秉承“政府推动、政策优先、市场导向、需求牵引、社会支持及多方参与”的工作思路,有着艰巨的社会责任。不仅要给各族退役军人一个创业有扶持、就业有保障的平台,还发挥组织联络优势,调动社会各界优质资源,每月至少开展两次,全年不少于50次关于项目申报政策对接、人力资源服务、财税法律支撑、企业培训团队建设等公共技术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助力各族退役军人、军属就业创业。 多年来,园区始终将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宗旨,抢抓机遇,开创了园区各项工作新局面,加快了退役军人“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脚步,为建设祖国北疆最亮丽的风景线、维护民族团结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供稿:回民区委统战部